2017Activities

WAMDM 实验室举办知识图谱与智能系统研讨会
2017 年 12 月 22 日,由中国人民大学 WAMDM 实验室和 CCF 信息系统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知识图谱与智能系统”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此外还邀请到了神州数码首席科学家谢耘、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工程师胡善勇、浙江大学教授陈华钧和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公司 CTO
王昊奋四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心得。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智能”,着重探讨信息化与智能融合以及知识图谱实战技术,主要包括知识图谱的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大数据融合,以及知识图谱在信息化建设、医疗健康、金融、电商、IoT 流式知识处理和城市计算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研究单位之间以及研究界和产业界之间的学术交流,探索从知识到智能的升华机制,实现社会智能。这是继 2016 年底 WAMDM 实验室成功举办“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讨会后,又一次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智能计算等相关领域的重要学者及研究人员汇聚一堂,进行小范围深入交流的学术活动。

孟小峰教授出席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17 年 12 月 11 日,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孟小峰教授等 15 位专家委员参加了此次大会。
本次会议由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办,北京安码科技公司协办。会议的成功举办,对于实验室后期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技术榜单的顺利开展、人才聚拢及尽快申办国家重点实验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大数据领域 17 位专家组成,其中包含1 名院士、7 名长江学者和3 名杰青。

孟小峰教授出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结束评估会议并作战略发展报告
2017 年 12 月 8 日下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顾问专家组、指导专家组与管理工作组的部分成员,组织召开了重大研究计划结束评估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做了针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的战略发展报告。

孟小峰教授出席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 2017 年度学术交流会
2017 年 12 月 5 日至 8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于合肥组织召开了重大研究计划“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研究” 2017 年项目启动与检查暨学术交流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员、重大研究计划顾问专家组、指导专家组与管理工作组的部分成员重大研究计划 2015 年、2016 年、2017 年资助的集成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培育项目的负责人及课题组主要成员,管理科学部重点项目群 “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若干基础问题研究”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以及管理科学部部分工作人员等 200 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
12 月 7 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作为在研的重点支持项目课题负责人,围绕项目年度研究进展、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心得、研究中的问题与困难,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等分别做了详细的汇报,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

孟小峰教授受邀出席 2017 年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管干部培训班
2017 年 11 月 21 日至 22 日,中国科学院在成都举办 2017 年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管干部培训班,来自院属各单位 120 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中科院办公厅主办、成都分院承办。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受邀作了《科学大数据管理展望》专题报告,介绍了科学大数据的基本问题和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班覆盖范围广,培训内容丰富,提高了院属各单位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管干部的工作视野和专业水平,增进了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推动院属单位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培训还利用中科院继续教育平台进行了网络视频直播,扩大了参与度和影响力。

孟小峰教授出席北大方正数字出版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7 年 11 月 20 日下午,北大方正数字出版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方正大厦召开了 2017 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等多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对实验室近一年的主要研究进展、科研项目、开放课题和对外交流等工作进行了梳理,同时对明年 5 大研究方向进行了部署和展望。随后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工作汇报。汇报结束后,各专家委员对实验室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一致表示充分肯定,并针对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专业性的见解。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联想 2017 学术委员会年度会议
2017 年 11 月 10 日,联想 2017 学术委员会年度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等 11 位学术委员和联想研究院(Lenovo Research)高管及研发人员等齐聚联想,围绕着 “未来计算平台将会如何演变与发展?”、“人工智能将在哪些行业、领域带来深刻的变革”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联想的战略布局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和意见。
联想学术委员会成立于 2000 年,委员都是科技前沿的领军者和权威专家。他们之中有海内外院士,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权威专家,有中外知名大学教授,有中科院顶级专家。他们构成了联想强大的智囊团。

孟小峰教授参加 2017 中国计算机大会 (CNCC 2017)
2017 年 10 月 26 日至 28 日,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计算机领域盛会 2017 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17)在福州举办,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协会(CCF)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州大学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携博士生叶青青、硕士生朱敏杰参加了本次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改变世界(AI Changes the World)”,邀请到了近 400 位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知名专家、企业家到会演讲。会议包括 14 个特邀报告、2 场大会论坛、37 场前沿技术论坛及 30 余场特色活动,来自近700 家企事业单位的 6000 多名专业人士参会。

孟小峰教授携博士生王春凯、任玮参加第 10 届超大规模数据库国际会议(XLDB2017)
第10 届超大规模数据库国际会议(XLDB 2017)于 2017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2 日在法国克莱蒙费朗圆满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携博士生王春凯、任玮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超大规模数据库国际会议的与会者大都来自关注大数据方向的企业界、政府和科研人员。会议的目的主要是交流和分享大数据中时下最受关注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技术。此次会议日程丰富,共有 4 个session,17 个lighting talk, 1 个hackathon 和 1 个demo。WAMDM实验室博士生任玮针对实验室研究课题“AstroServer - A Framework for Real-time Analysis in Large-scale Astronomical Data”在大会上做了报告。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 CCF YOCSEF 走进 Springer Nature 活动并做特邀演讲
2017 年 9 月 15 日,以“学术出版与学术影响力”为主题的 CCF YOCSEF 走进 Springer Nature 活动在 Springer 北京办公室举办。由 Springer 出版社出版的“大数据管理丛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受邀出席并做特邀演讲。孟小峰教授借由“大数据管理丛书”的创建初衷与发展情况,发表了题为“学术专著的写作和思考”的报告,向年轻科研工作者们分享了他关于学术专著出版的思考与见解。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Nature Partner Journal副主编林俊博士、Springer 计算机科学领域高级出版编辑常兰兰博士担任主讲嘉宾。演讲涵盖了学术专著出版对学科发展和学科教育的意义、怎样写好一部学术专著、Nature 期刊创建与发展经验分享等精彩内容。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老师及学者共 45 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大数据管理丛书”英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
2017 年 8 月 23 日,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与 Springer 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大数据管理丛书”英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第 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隆重举行。
“大数据管理丛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机械工业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李奇,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温莉芳,Springer 全球学术出版执行副总裁 Hubertus von Riedesel 博士,Springer Nature 大中华区总裁Arnout Jacobs 及 Springer Nature 企业传播总监 Renate Bayaz 共同出席并圆满完成本次签约仪式。
自 1992 年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尽管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屡创新高,但 IT 领域技术图书的版权输出却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是引进外版项目,逆差极大。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大数据管理丛书”打破了这一僵局,首次将整套学术图书英文版权输出到欧美。本次版权输出无疑是对华人科学家在大数据管理领域研究成果及贡献的极大肯定,开启了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崭新篇章。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 2017 年全国大数据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
2017 年 8 月 12 日至 13 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 2017 年全国大数据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BDSC2017)在甘肃省兰州市胜利召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担任本次大会的共同主席。
大会由全国大数据与社会计算指导委员会主办,阿里研究院数据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计算机学会多个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复杂性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吴启迪教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院士、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王飞跃研究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欢教授等专家担任本次大会的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前,甘肃省人民政府郝远副省长会见了孟小峰教授等出席本次学术会议的国内外专家。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国内外计算机、传播学、心理学、复杂性科学、数字人文、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工业企业、政府部门等多个领域近 300 名专家学者,讨论跨学科研究最新的突破性进展,交流新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展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次学术会议是为了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要更加注重创新团队和学科交叉,坚持把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破解复杂难题作为战略重点,引导科学家结合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交叉研究”精神而组织的一次学术盛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跨学科交叉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研究人类社会动态和解决社会复杂性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开始关注大数据对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研究等带来的巨大价值。2017 年全国大数据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正是适应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需要而组织的一次交叉学科的学术会议。会议邀请到了计算机、传播学、心理学、复杂性科学数字人文、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工业企业、政府部门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讨论跨学科研究最新的突破性进展,交流新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展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 2017(第二届)中国隐私保护学术会议暨 2017 中国保密技术交流大会隐私保护论坛
2017 年 8 月 4 日至 6 日,2017(第二届)中国隐私保护学术会议暨 2017 中国保密技术交流大会隐私保护论坛在贵阳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保密协会隐私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计算机学会等诸家单位承办,来自国内外的 160 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
大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以“大规模隐私泄露问题与挑战”为主题做了特邀报告。报告围绕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问题,阐释了大规模隐私泄露的基本概念,并对大规模隐私泄漏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展开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大规模数据搜集、数据交易、数据流通等盛行,这造成一种新的隐私风险泄露,即大数据隐私泄露问题。它表现在用户在完成不知情的情况下有第三方导出的隐私泄露,涉及人群广,泄露隐私量大。通过探索大数据应用中的大规模隐私风险,结合近期的研究成果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给出了大规模隐私泄露保护技术的构想,即大规模隐私风险的动态量化评估、大规模隐私风险的保护方法和支持数据正确使用的数据透明管理。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第四届(2017)科学数据大会
2017 年 8 月 2 日至 4 日,由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四届科学数据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受邀出席并做特邀报告。
孟小峰教授在“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实践与展望”的报告中指出来自于天文学、生命科学和高能物理等应用领域的迫切需求正挑战着当今所有数据管理系统的极限,“科学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及水平”将成为重大科学发现中能否胜出的关键。他重点分析了数据的内涵和本质,以及数据在智能科学发现、实时交互分析、知识图谱构建、交叉领域科学发现的挑战,并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中构建的两个科学数据管理系统——GWAC 天文数据实时交互分析与管理系统和大规模微生物知识图谱作为实践系统,希望通过该系统的实施,探索“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新模式,突破科学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瓶颈问题,实现超越“日本:社会 5.0”,领跑“中国科学 6.0”的宏伟目标。
科学数据大会在我国加快科研大数据开放共享、大数据时代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学数据与数据科学学科建设和科学数据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已成为我国推动科学数据规范管理与开放共享,促进学科交叉和大数据驱动科学发现,释放科学数据红利以服务于国家宏观决策等的最高层次的年度盛会。

硕士生翁祖建参加数据库顶级会议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ICDE 2017)
2017 年 5 月 29 日至 6 月 1 日,第三十三届数据库顶级会议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MDM 2017) 在美国圣地亚哥圆满举办。WAMDM 实验室硕士生翁祖建参会并在大会上进行了题为“ AdaStorm:Resource Efficient Storm with Adaptive Configuration”的系统论文报告。
报告主要介绍了一种能够根据流速特点动态改变 Storm 参数的系统 AdaStorm。该系统旨在使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来满足流处理的需求(提供低延时和满足要求的吞吐量)。采用的方法是定期收集 Storm 运行时的参数,得到训练样本,训练出能够对资源、吞吐量和延时数据准确预测的模型,每当需要改变配置的时候,就能够从模型中得到最优参数设置。实验表明使用AdaStorm 能够节省约 15%的 CPU 和 60%以上的内存。
ICDE 与 SIGMOD、VLDB 并称为数据库领域的三大顶级国际会议,为计算机学会推荐的 A 类会议,录用率为 18%-20%。ICDE 旨在针对高级数据密集型系统及应用的设计、构建、管理和评估研究,是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开发人员和用户探索尖端思想,交流先进技术,分享宝贵经验的顶级学术论坛。

博士生王春凯参加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Data Management (MDM 2017)
2017 年 5 月 29 日至 6 月 1 日,第十八届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Data Management(MDM 2017)在韩国大田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举行。WAMDM 实验室博士生王春凯参会并发表了题为 “Partitioning Road Network Streams Based on Runtime Correlation Discovery”的报告。
移动数据管理国际会议(MDM)自 1999 年始办至今,已成为移动数据管理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和从业者汇聚一处,进行学术交流、思维碰撞以及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研究人员和行业研究人员之间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会议包括大会报告(keynote),学术报告(research sessions)、工业报告(Industry Session)、系统演示(Poster/Demo Session)、研讨会及博士论坛(workshop &Ph.D forum)等。本届会议内容丰富,共有 1 场 workshop,2 场 keynote, 9 场 research session,2 场Industry Session 和 1 场 demo。

是技术,亦是艺术!——孟小峰教授主编“大数据管理丛书”出版发行
2017 年 5 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的“大数据管理丛书”正式发行。
大数据技术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工业界对于大数据人才的需求极剧增加。国内外高校已经和正在开设大数据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满足学术界和工业界对于大数据研究和工程人才的急切需求。但纵观目前的大数据人才培
养课程体系,大部分还是在原有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上施教,缺少基础性工作和原始积累,无法把大数据的新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传导给学生,培养符合工业界需要的大数据复合型和交叉型人才。
为此孟小峰教授等专家学者策划和组织了这套大数据管理丛书,旨在培养数据思维的理念,对原有数据管理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和补充,面向新的技术热点,提出新的知识点,拉近教材体系与大数据应用的距离,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基石”,最终形成适应大数据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教材基础。
丛书借鉴 Morgan & Claypool Publishers 出版的 Synthesis Lectures on Data Management,特色在于选题新颖,短小精湛。选题新颖即面向技术热点,弥补现有知识体系的漏洞和不足
(或延伸或补充),内容涵盖大数据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等诸多方面。短小精湛则不求系统性和完备性,但每本书要自成知识体系,重在阐述基本问题和方法,并辅以例题说明,便于施教。
在这个数据洪流席卷全球的时代,中国正在努力从数据大国走向数据强国,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因此,本套丛书封面特意选择了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幅长卷画作《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作为底图以表达我们的美好愿景,每本书选取这幅巨卷的一部分,一步步见证和记录数据管理领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适应大数据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知识图谱。

博士生叶青青赴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
在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的举荐下,WAMDM 实验室博士生叶青青于 2 月 16 日赴香港理工大学开展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活动。交流期间叶青青跟随香港理工大学电子及资讯工程系助理教授胡海波老师学习,并在本地化差分隐私(Local Differential Privacy)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叶青青在学习期间完成学术论文——本地化差分隐私研究综述并被《软件学报》收录。论文介绍了本地化差分隐私的原理与特性,总结和归纳了该技术的当前研究工作,重点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热点:本地化差分隐私下的频数统计、均值统计以及满足本地化差分隐私的扰动机制设计,在对已有技术深入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本地化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的未来研究挑战。
近年来,实验室在隐私保护研究方向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隐私保护研究团队。孟小峰教授团队与香港理工大学胡海波老师团队进行过多次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团队间的密切合作与互访关系,更促进了双方的真挚友谊。

Maintained by WAMDM Administrator() | Copyright © 2007-2017 WAMD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