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Activities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分析与应用”研讨会作主持会议
“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分析与应用”研讨会于2017 年01 月05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网络中心联合主办。这是继去年底成功举办“关联数据管理”研讨会后,又一次汇聚语义技术、链接数据、知识图谱、图数据库等相关领域的重要学者和研究人员小范围深入交流的学术活动。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语义、知识与链接大数据,将着重探讨知识图谱构建的技术、方案、策略和知识图谱在机器人、金融、安全领域的应用,以及知识图谱中其他待研究问题和挑战,促进研究单位之间以及研究界和产业界之间的学术交流,探索今后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的研讨和合作机制。
会议邀请本领域活跃的海内外学者分享自己的最新的研究心得:知识图谱构建方面,由来自文因互联 CEO 的鲍捷分享从语义网到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和技术演变;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公司 CTO 王昊奋分享知识图谱在聊天机器人的应用和探索。知识图谱应用方面,由来自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TO 冯是聪分享基于机器学习的新一代积分预警模型;极光数据研究院副总裁陈宇分享移动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知识图谱分析方面,由来自北京大学的邹磊教授分享基于图的 RDF 知识图谱数据管理;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秋月博士分享知识图谱的可视化交互分析和关系发现。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项目 2016 年度工作交流会作主题报告
2016 年 12 月 23 日-24 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项目 2016 年度工作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校区召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魏建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员马俊才与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各课题承担单位 70 余人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打破以往主要以 PPT 汇报为主的常规模式,采用课题间技术秀、头脑风暴等创新形式展开,力求促进各个课题间的技术交流共享与深入合作。在头脑风暴环节,孟小峰教授做了天文大数据系统的体会与思考报告,此次交流会还对 2017年项目工作安排、预期成果与落实做了相应部署,同时参观考察了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怀柔分中心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基础运行环境。

WAMDM 实验室学生参加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项目 2016 年度工作交流会并作成果展示
2016 年 12 月 23 日-24 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项目 2016 年度工作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校区召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魏建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员马俊才与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各课题承担单位 70 余人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打破以往主要以 PPT 汇报为主的常规模式,采用课题间技术秀、头脑风暴等创新形式展开,力求促进各个课题间的技术交流共享与深入合作。在技术秀环节,WAMDM 实验室同学展示了 GWAC 数据模拟系统。系统着重展示了数据的生成,存储以及查询的过程,为项目的进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系统获得了到场领导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WAMDM 实验室举办面向新型硬件的大数据管理研讨会
2016 年 12 月 9 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面向新型硬件的大数据管理”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包括新型硬件的特性,大数据管理的挑战,和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型硬件为大数据管理服务等内容。会议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为期半天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陈世敏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Oracle 高级研究员龚玮薇,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清华大学副教授都志辉,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罗琼,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世敏等五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介绍了最新的前言技术和发展动态,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本次研讨会关注的议题:软硬件协同设计(co-design); CPU-GPU 科学数据处理;大数据存储。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研究”2016 年度项目启动会并作项目报告
11 月 30 日,广州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研究”2016 年度项目启动会,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作“大数据开放与治理中的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在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应用背景下,孟小峰教授对大数据隐私保护问题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提出了大数据隐私保护框架,并试图从数据管理的角度探讨主动隐私管理技术,为大数据隐私技术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报告探寻大数据公开与隐私管理的方法体系与管理之道。其内容包括管理体系构建、数据加密、可信查询处理、隐私管理下的数据发布与数据挖掘等领域。

实验室主办“2016(首届)中国隐私保护学术会议”
2016 年 11 月 7 日,由中国保密协会隐私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2016(首届)中国隐私保护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国内隐私保护领域的一次最重要的盛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林东岱主任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国内外的两百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共邀请到佐治亚理工大学 Ling Liu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技术杜跃进副总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何宝宏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丁丽萍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复旦大学周水庚教授,中国电科三十所安红章高级工程师,贵州大学彭长根教授和东南大学倪巍伟教授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就大数据下的新的隐私问题、隐私模型、隐私保护技术、隐私问题的挑战等几个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在会议中做了主题为“大数据治理中的隐私保护”的报告。在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应用背景下,孟小峰教授对大数据隐私保护问题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提出了大数据隐私保护框架,并试图从数据管理的角度探讨主动隐私管理技术,为大数据隐私技术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孟小峰教授及其博士生参加第 25 届信息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CIKM2016)
2016 年 10 月 24 日至 10 月 28 日,第 25 届信息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CIKM2016)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圆满举办。CIKM 是信息检索、知识管理和数据库领域中顶级的 ACM 会议。来自 20 多个国家的 500 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实验室博士生王春凯的论文“OrientStream: A Framework for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Distributed Data Stream Management Systems”被大会录用。
本届会议重点关注未来知识与信息系统发展将面临的挑战问题。会议共收到投稿论文 935 篇,录用长文 160篇,短文 105 篇。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2016 年保密技术交流大会暨产品博览会—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保护技术论坛”作主题报告
2016 年保密技术交流大会暨产品博览会—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保护技术论坛于 2016 年10 月 14 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以“促进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为主题这是我国保密领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技术交流和产品展示活动。本次论坛由中国保密协会主办,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市保密协会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在会议中做了主题为“数据开放与隐私保护”的报告。报告中首先指出大数据开放与技术发展无法避开的事实是隐私泄露问题。模糊化、匿名化、加密、密码学等是防止数据隐私泄露的常用技术。然而过去这些技术通常集中于单一的小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下,保护数据中隐私信息有着独特的意义,传统的隐私保护理论和技术已经无法涵盖大数据隐私的真实内涵,有必要对大数据隐私保护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本报告探寻大数据公开与隐私管理的方法体系与管理之道。其内容包括管理体系构建、数据加密、可信查询处理、隐私管理下的数据发布与数据挖掘等领域。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第3届科学数据大会-科学大数据管理系统专题研讨作主题报告
2016年8月25日,第三届科学数据大会 25日在上海开幕。会议以“科学数据与创新发展”为主题,
来自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的 100 多家单位的 500 多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结合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旨在研讨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关系,重点关注科研大数据在学科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的作用、途径、实践和挑战。与会专家分别就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科研大数据开发政策、大数据时代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如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数据与数据科学、科学大数据面对的问题与挑战等主题做了精彩报告。
孟小峰教授在开幕式做特邀主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数据大潮中的热点问题,包括大数据内涵、学科发展机遇、科学与技术重大挑战、面向经济社会的重大应用等。孟小峰教授认为,数字地球、生物信息、环境、健康等若干领域已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近年来大数据带来了人们科研技术、方法和思维的重大变化,数据工作不仅与学科发展、产业转型、社会生活等密切联系,数据科学正在成为科研体系的重要部分。大数据发展将引起科研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使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更加紧密结合,大数据不断提出的重大挑战,将推动形成科技重大创新的新一轮机遇期。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四届密码学与云计算安全国际研讨会(CCCS2016)”作主题报告四届密码学与云计算安全国际研讨会
(CCCS2016)于 2016年6 月17-19 日在广州三寓宾馆锦隆厅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面向大数据的信息安全技术和方法”。本次论坛由广州大学,中国保密协会隐私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承办。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在会议中做了主题为“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报告。报告中首先指出大数据隐私问题的产生使得国家安全管理面临着诸多困难,并严重威胁着国家政权的稳定,大规模性数据采集技术、新型存储技术以及高级分析技术使得大数据的隐私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然后通过两个实例来
说明隐私问题的重要性,一个是移动轨迹信息,它通常蕴含着丰富的个人敏感信息,另一个是信用卡消费信息,它往往隐含着个人消费习惯;接着指出大数据独有的隐私问题使得那些传统的被动式保护技术束手无策,我们需要更加新型的隐私保护技术;最后提出主动式大数据隐私管理框架,其主要包括隐私风险监测与评估技术、隐私主动管理技术、查询隐私管理技术、基于数据溯源的问责技术等。

孟小峰教授及其博士生参加第 9 届超大数据库国际会议(XLDB2016)
2016 年 5 月 24 日至 26 日,第 9 届 XLDB 国际会议(Extremely Large Databases Conference)在美国加州的 SLAC 实验室圆满举办,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与会者大都来自关注大数据方向的企业界、政府和科研人员。会议的目的主要是交流和分享大数据中时下最受关注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技术。
会议分为实时分析(Real-time Analytics)、从存储解耦计算(Decoupling Compute from Storage)、作为云服务的大数据管理与分析(Big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tics as a Cloud Service)、大数据系统的安全(Security in Big Data Systems)、晚绑定(Late Bindings)、长程存储(Long-term Storage)等多个主题,同时还新增了 Lightning Talks 环节,让年轻的工作者快速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孟小峰教授及其博士生参加第 32 届数据工程国际会议(ICDE2016)
2016 年 5 月 16 日至 20 日,第 32 届数据工程国际会议(ICDE2016)在芬兰赫尔辛基圆满举办,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慈祥、硕士研究生汪凤鸣和干艳桃的系统论文 “Efficient skew handling in online aggregation in the cloud ” 被 大 会 Workshop 的云数据管理单元录用,博士生王硕代表以上三位同学在大会上对该成果进行了报告。
本届会议论文涉及与数据工程相关的 15 大领域,会议期间举办了 6 个单元的 Workshop、8 个重量级的 Tutorial、20余场 Session 和 4 个单元的 Demo。其中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和视觉分析领域收到的投稿论文最多,录用论文最多的领域是社会计算、图理论和个人信息管理领域,投稿量最多的国家地区是美国和中国。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2016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做主题报告
2016 年 5 月 12-14 日, 由 IT168 、ITPUB 、ChinaUnix 主办,在中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大会以"数据定义未来"为主题,云集了国内外顶尖专家,共同探讨 MySQL、NoSQL、 Oracle、缓存技术、云端数据库、智能数据平台、大数据安全、数据治理、大数据和开源、大数据创业、大数据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前瞻性热点话题与技术。本届大会共设定 2 个主会场,21 个分会场,并将吸引 3000 多名 IT 人士参会,为数据库人群、大数据从业人员、广大互联网人士及行业相关人士提供最具价值的交流平台。孟小峰教授做了 “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发展与机遇主题”报告。报告指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兴服务促使人类社会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新的应用需求提出新的挑战。通过分析数据产生方式的变化,对比大数据与数据库的差异,揭示大数据管理的本质挑战问题,特别是大数据所面临的数据融合、计算、存储、分析、隐私等问题。同时孟小峰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数据库研究与实践经验,介绍大数据管理的点滴体会。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主题报告
2016年5 月 6 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应邀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国际报告厅作了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专题讲座,信息工程学院、工商学院等师生代表共 200 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肖绚主持。讲座上,
孟小峰教授谈到,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大数据管理中,数据库是由模式到数据,而数据湖是由数据到知识,并提出大数据的关键技术是其融合、计算、存储、分析及隐私保护。孟小峰教授结合案例,通过对科学、公共安全及web 大数据融合进行分析,指出应由“大数据”关联和融合凝聚成“大知识”,从而促使开发“大应用”形成大数据的“三要素”,最终实现数据和知识的融合。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江西财经大学作主题报告
2016年5月 5 日,江西财经大学举办大数据融合专题活动。活动围绕大数据融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活动邀请了多位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孟小峰教授就大数据融合与分析技术进行了学术报告,并与参会的广大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报告指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兴服务促使人类社会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新的应用需求提出新的挑战。报告通过分析数据产生方式的变化,对比大数据与数据库的差异,揭示大数据管理的本质挑战问题,特别是大数据所面临的数据融合与分析、隐私泄露等问题。报告结合讲者多年从事数据库研究与实践经验,介绍大数据管理的点滴体会。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南开大学计控学院作主题报告
2016年4月 20 日,南开大学计控学院举办大数据专题活动。活动围绕大数据应用和大数据管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活动邀请了多位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孟小峰教授就社会大数据管理与思考进行了学术报告,并与参会的广大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报告指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兴服务促使人类社会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新的应用需求提出新的挑战。报告通过分析数据产生方式的变化,对比大数据与数据库的差异,揭示大数据管理的本质挑战问题,特别是大数据所面临的数据集成、在线分析、隐私泄露等问题。报告结合讲者多年从事数据库研究与实践经验,介绍大数据管理的点滴体会。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大数据论坛”作主题报告
1 月 18 日,北京工业大学科发院联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共同举办大数据论坛。论坛围绕大数据基础计算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旨在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了解和交叉合作,提升北工大数据科研实力和水平。论坛分为大会主题报告会和分领域报告会两个部分。主题报告会在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分领域报告会围绕“交通大数据”、“大数据感知与环境大数据”、“大数据基础理论与技术”和“社会大数据”等 4 个领域展开。论坛邀请了 29 位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并与参会的广大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孟小峰教授就社会大数据领域进行了学术报告,获得热烈反响。

Maintained by WAMDM Administrator() | Copyright © 2007-2017 WAMD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