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Activities

孟小峰教授应邀赴澳门大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系演讲
2012 年 12 月 29 日,孟小峰教授应澳门大学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邀请,赴澳门做了题为“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当前大数据研究的几种观点,以及云计算为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孟小峰教授与澳门大学师生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
澳门大学是澳门第一所现代大学,也是澳门唯一的公立综合性大学,是一所文理科综合高等学府,在澳门具有公允口碑的尖端学府。

实验室举办首届“青年数据库研究者发展研讨会(DBCareer2012)”
2012 年 12 月 23 日,在孟小峰教授的大力支持之下,在历届实验室校友的积极倡导和参与之下,实验室举办了首届“青年数据库研究者发展研讨会(DBCareer2012)”,并举办实验室迎新年酒会。9 名博士校友、19 名硕士校友从全国各地赶回实验室参加研讨会和聚会。
实验室 2010 届校友,天津理工大学副教授李玉坤博士主持了研讨会。与会校友分享了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职业发展和科研心得,对在读博士、硕士们提出了宝贵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建议。2007 届校友、现任人人游戏首席数据科学家陈继东博士做了题为:“大数据分析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学术报告;2009 届校友、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姜芳艽博士做了题为:“A brief introduction of UvaCollab”学术报告;2010 届校友、微软亚洲研究院王仲远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概率知识库 Probase 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2009 届校友、燕山大学副教授周军峰博士做了题为:“从博士毕业到独立科研”学术报告;李玉坤博士做了题为:“尝试做有价值的研究”的学术报告。
孟小峰教授对参会的历届校友的职业发展和科研工作表示肯定,他希望校友们能继续保持过去在实验室学习时的优良传统,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坚韧不拔、互帮互助,面对成绩和荣誉的时候能够做到“光而不耀”,在人生历程中努力做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研讨会和新年聚会期间,还揭晓了实验室年度“最佳服务奖”、“最佳科研奖”、“最佳系统奖”并颁奖。研讨会和新年聚会旨在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校友之间更好地开展合作工作。

全国社会计算学术会议(NCSC2012)
2012 年全国社会计算学术会议(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Computing,NCSC2012)于 11 月 15 日至 16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承办。本次会议强调社会计算的多学科交叉,大会共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和知名企业,共同分享他们在社会计算相关领域的成果,探索社会计算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展望社会计算未来的发展趋势。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国内外三百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教授代表学校到会致辞,冯校长首先对国内外来自不同学科的一流学者及众多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相信此次会议将对社会计算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交叉学科研究做出示范性。冯校长在简要介绍人民大学的基本情况基础上,特别谈到了对社会计算的认识,并介绍了人民大学在多学科交叉方面的发展思路。最后,冯校长表示十分感谢国内外同仁对我校相关学科的支持,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近年来,随着 Internet 技术和Web2.0 思想的深入,网民参与社会的程度越来越高,加速了未来社会的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特征,甚至引进社会形态的重要改变,给社会、政府、以及个人生活造成深刻影响,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信息技术、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新兴交叉领域,社会计算已引起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大会报告邀请到相关领域国际知名的 5 位学者,和国内 30 多位来自计算机、管理学、新闻学、社会学、物理学领域的权威学者。会议开始前,冯惠玲副校长会见了前来参会的各位嘉宾,和与会嘉宾进行了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
大会开幕式由本次大会主席、孟小峰教授主持。孟小峰教授代表会议组织方简要介绍了会议的基本情况。本次会议内容十分丰富,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本次大会报告邀请到本领域知名的国内外教授,包括:Noshir Contractor,美国西北大学网络传播研究室(SONIC)主任,报告题目为“Some Assembly Required: Organizing in the 21st century”;Huan Liu,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IEEE Fellow,社会媒体的分析与挖掘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报告题目为“Some Computing Challenges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Media Data”;Gene Stanley,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经济物理学(Econophysics)的创始人之一,报告题目为 “Can statistical physics contribute to social science?”; Bhavani Thuraisingham, 美国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教授,IEEE Fellow, AAAS Fellow,报告题目为 “Cloud-centric Assured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Social Networking”;陈国青,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IFSA Fellow,“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报告题目为“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课题”。本次会议除了五个大会报告外,还有六个专场报告和讨论。
15 日上午为“社会计算与信息技术”专场,主要由来自计算机领域的清华大学千人计划学者朱文武、复旦大学顾宁、中科院计算所程学旗和哈工大刘挺等四位学者组成,他们共同分享在社交网络媒体计算、协同交互、大规模社会关系网络分析与挖掘、社会媒体预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15日下午为“社会计算与新闻传播”专场和“社会计算与社会学”专场。“社会计算与新闻传播”专场邀请到来自新闻传播学的五位学者,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清华大学金兼斌、北京大学刘德寰、中国传媒大学沈浩和北京师范大学张洪忠。他们围绕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处理、社会计算的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化媒体数据挖掘的机会与风险、群体动力的社会计算、大数据挖掘中的社会科学理论运用等方面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社会计算与社会学”专场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冯仕政、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陈志柔、清华大学郑路和北京大学邱泽奇。他们围绕群体性事件、社会计算与社会学等主题分析了社会计算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16日上午为“社会计算与管理科学”专场,本专场邀请到天津大学张维、中国科学院大学石勇、中国人民大学王刊良和清华大学陈煜波。他们围绕计算实验金融、数据科学、网络生活规则、网络社会与市场等主题进行发言,分享他们的研究与思考。
16 日下午为“社会计算与物理学”专场和“社会计算之企业应用”专场。“社会计算与物理学”专场主要由来自己计算物理和社会物理领域的五位学者组成,他们围绕人类行为的时空统计特性分析、选举人模型、复杂系统中的行为博弈、人类行为动力学与社会物理学、人类行为动力学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报告。“社会计算之企业应用”专场主要由来自人人网、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和秒针公司等公司五位技术人员就各自企业在社会计算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报告。
NCSC2012 两天的会议在紧张有序中圆满结束,会议的组织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大家普遍认为这次会议为社会计算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对社会计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大会主席孟小峰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对本次大会作了简短总结,并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入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社会计算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第四届云数据管理国际研讨会(CloudDB2012)
2012 年 10 月 29 日-11 月 2 日,孟小峰教授带领实验室团队赴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参加了第 21 届信息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CIKM)。期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云数据管理国际研讨会(CloudDB2012),孟小峰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会议。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微软的Carlo Curino、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Geoffrey Fox 教授和杜克大学的Ashwin Machanavajjhala 教授做keynote报告,来自美国赖斯大学、巴西塞阿拉州联邦大学、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以及来自日本的筑波大学的学者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孟小峰教授带领实验室团队参加第 21 届信息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
2012 年 10 月 29 日-11 月 2 日,孟小峰教授带领实验室团队赴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参加了第 21 届信息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CIKM)。CIKM 是计算机领域国际传统会议,包括信息抽取、知识管理和数据库三大领域,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各国上百名的学者参会。CIKM 每年举办一次,今年的会议包括大会报告( Keynote)、论文报告( session )、企业报告( industry session )、系统演示(Demonstrations)、研讨会(Workshop)等。
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史英杰的长文“You Can Stop Early with COLA: Online Processing of Aggregate Queries in the Cloud”,博士研究生马友忠的短文“An Efficient Index for Massive IOT Data in Cloud Environment”被会议录用。据悉,本次会议一共收到 1088 篇投稿,其中录用 146 篇长文,157 篇短文。
期间, 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云数据管理国际研讨会(CloudDB2012),孟小峰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会议。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微软的Carlo Curino、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 Geoffrey Fox 教授和杜克大学的 Ashwin Machanavajjhala 教授做 keynote 报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美国赖斯大学、巴西塞阿拉州联邦大学、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以及来自日本的筑波大学的学者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何丙胜博士访问实验室
2012 年 10 月 24 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何丙胜博士访问孟小峰教授所领导的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 并做了题为“ Making Big Data Management Systems Faster and Greener”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何丙胜博士首先介绍了云存储环境下能耗等问题的重要性,分别介绍了云环境下通过大图分割的方法提高大数据管理性能的 Surfer 系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系统能耗问题的 Comet 系统。何丙胜博士和WAMDM 实验室同学就闪存数据库系统、云数据库索引设计、在线聚集等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大家的研究提供一些非常好的建议。
何丙胜博士于 2003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8 年在香港科学与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云计算、数据库管理系统,高性能计算等。此次讲座吸引了 20 多位老师和学生参加,参会同学与何丙胜博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今后的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孟小峰教授在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上做报告
10 月 21 日上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 2012 年年会暨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在烟台大学举行。来自国内 150 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博、硕士生等 500 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本次年会暨论坛由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和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组委会主办,烟台大学承办。会议围绕“应对多质大数据的挑战”的主题,探讨十二五时期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即将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研究新时期、新环境下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为学科前沿发展如何服务于社会变革与进步共谋蓝图。
孟小峰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大数据与社会计算”的特邀报告,着重介绍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目前大数据的四种观点,特别指出大数据为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社会科学因此能测得更准,计算的更精确,从而为社会科学提供一种新的 “数据思维”方法,社会计算因此获得发展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李京文主持了本场报告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郭重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马庆国等分别作了《IT掀开了服务业大幕》、《管理科学部 2012 年基金评审工作介绍及相关分析》、《多质大数据与仿脑计算》等报告。

孟小峰教授在第 29 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主办、中国科技大学承办的第 29 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于 10 月 13-14日在安徽合肥召开,这是中国数据库界的一次盛会,有来自海外及全国各地的代表 400 余人参加本次大会,来自 80 多所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
孟小峰教授应邀做大会特邀报告“闪存数据库系统的研究”。系统介绍了孟小峰教授近四年领导的课题组针对闪存所做的系统研究工作,包括闪存存储管理、闪存数据库索引、闪存数据库缓冲区管理、闪存数据库查询处理、闪存数据库事务管理等方面取得的重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报告得到与会者的普遍好评。
以孟小峰教授为课题负责人的项目“闪存数据库技术研究”于 2008 年 9 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项目号:60833005),承担单位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该项目针对闪存硬件特性、灵活的应用模式和传统数据库技术的不足,研究全新的闪存数据库管理技术,解决闪存数据库的存储管理、缓冲区管理、查询处理、事务处理等关键问题,建立闪存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为闪存数据库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项目自开展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于 2012 年 5 月期《中国科学基金》上做了专门报道。

2012 年高等学校数据挖掘精品教学研讨会在人民大学召开
2012 年 8 月 9 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和机械工业 出版社华章分社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举办“2012 年高等 学校数据挖掘精品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由孟小峰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韩家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以及郑州大学范明教授分别做了主旨报告。韩家炜教授总结了目前数据挖掘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国际名校的精品教学,并结合自己编写的数据挖掘经典教材的核心思想,与国内的教学同行充分交流和分享多年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经验及体会,共同探讨了在新形式下数据挖掘领域的新趋势和相应课程的精品教学应该如何去构建和调整。
研讨会上还举办了韩家炜教授编写的《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第 3 版中文简体翻译版的首发仪式,孟小峰教授参与翻译了该书。
8 月 16 日,“Data Mining Research:Twenty Years and Beyond”国际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王珊教授、孟小峰教授等参加了研讨会。

孟小峰教授赴美国参加第六届超大数据库国际会议并访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12 年 9 月 10 至 13 日,第六届超大数据库国际会议(6th Extremely Large Databases Conference, Workshop & Tutorials)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办,孟小峰教授赴美参加了会议。
超大数据库国际会议(XLDB)是数据库领域重要国际会议,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爆炸式增长的超大规模数据集,开发系统和工具以管理分析这些数据,鼓舞和促进需要建立超大数据库的用户与数据库提供商之间的广泛交流,共享与超大数据库相关的知识与思想,分析发展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本次会议邀请到密歇根州立大学基因组学实验室C. Titus Brown主任,加州大学Santa Cruz 分校的Ted Goldstein,以及谷歌、脸谱等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交流,共同分享了各自在其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在参会期间,孟小峰教授还访问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UC Berkeley,ISchool),并与 ISchool 院长AnnaLee Saxenian 教授会谈,就UC Berkeley ISchool 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团队建设、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并就 WAMDM 实验室与该院学术交流和学生互访达成合作意向。

EMC 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Jeffrey Nick 先生一行访问实验室
2012 年 7 月 13 日上午,EMC 全球高级副总裁兼CTO(首席技术官)Jeffrey Nick 先生一行 7 人访问了孟小峰教授所领导的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
孟小峰教授介绍了实验室过去十年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实验室在大数据管理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EMC 大数据实验室主任陈继东博士向 Jeffrey Nick 简单介绍了 EMC 和 WAMDM 实验室目前在云存储中的小文件优化问题上的合作进展情况。实验室成员详细介绍了近期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方面的代表性工作,包括:大数据环境下在线聚集问题;以物联网为应用背景的多维索引算法以及在电信应用场景中的多值查询算法;实验室独立开发的云数据管理系统性能测试基准 Cloud BM 以及云数据管理系统 Taiji DB系统;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技术等。
Jeffrey Nick 先生对孟小峰教授所领导团队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实验室在大数据、闪存数据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特别对实验室的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并重的研究风格加以赞赏。双方希望能够加强交流,进一步深化今后合作的形式和领域,并建立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超大数据库国际会议(XLDB Asia 2012)
超大数据库国际会议( The Extremely Large Databases Conference at Asia:XLDB Asia 2012)于 2012 年6 月22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成功召开。XLDB 是由来自于科学界、工业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商,以及正面临和解决超大数据挑战的数据库研究者共同创办的国际学术会议。XLDB在美国、欧洲等地已经连续举办五次,今年首次在亚洲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国内外两百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查显友副校长代表学校到会致辞,査校长首先对众多国际一流学者及国内外众多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相信此次会议对我校信息学科和数据库研究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查校长特别回顾了人民大学在中国数据库事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并介绍了人民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最后,査校长表示十分感谢国内外同仁对我校相关学科的支持,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当今数据库技术突飞猛进,近五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诞生的国际会议 XLDB, 相比于传统的 VLDB,其关心的不是传统的数据库(Database, DB),而是大数据(Big Data,BD)。由 DB 到BD, 不是一个简单的颠倒,数据库方法到底是需要 “evolution”还是需要“revolution”?这是业界需 要考虑的问题。本次会议即专门研讨这一热点问题,希望从具体的大数据案例(Reference Cases)中得 到一些启发。
本次会议邀请到多位国际一流学者,包括IBM Fellow、ACM Fellow,美国工程院院士 Laura Haas;美国天文数据库首席专家,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Alexander Szalay 教授;美国生物医学信息学先驱之一,医学显微图像信息技术创始人Joel Saltz 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张晓东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国家加速器中心 Kian-Tat Lim 博士;EMC Greenplum 的首席架构师Milind Bhandark 博士;MonetDB 高性能数据库的创始人之一Martin Kersten 教授;中科院计算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等。此外还有来自 Facebook、Google、 eBay、淘宝等多位工业界人士。
大会开幕式由本次大会主席孟小峰教授主持。孟 小峰教授代表会议组织方简要介绍了会议的基本情况。本次会议内容精彩纷呈,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本次会议主要关注超大数据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性问 题以及相关研究进展。根据报告主题,本次会议主要 分为科学界、工业界、大数据管理以及lightning talks 四个环节。
22 日上午为“Reference Cases from Science”专场,主要由来自科学界的研究人员介绍了在科学研究中所面临的大数据问题,包括科学计算、天文、航空航天、基因信息等领域。并设“Panel Discussion:The Challenge and Requirements for Handling Extremely Large Scientific Data”对超大科学数据处理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进行了现场讨论和交流。
22日下午为“Reference Cases from Industry”专场,由来自Facebook、淘宝、EMC、eBay 等国内外知名公司的研究人员介绍了各自公司在大数据管理方面所遇
到的问题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案。内容涵盖电子商务中的大数据管理、分布式机器学习、大数据评测和标准,以及可扩展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之后设“Panel Discussion: NoSQL: the Cure for Big Data?” 进行了现场讨论和交流。
23 号上午,主要由学术界的知名学者就大数据相关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报告。IBM Fellow Laura Haas 介绍了超大数据集成中的挑战性问题;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张晓东教授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大数据软件开发模型;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王海勋博士介绍了超大图的管理与挖掘问题。会 议 设 “ Panel Discussion: Evolution or Revolution: Database Research for Big Data”进行了现场讨论和交流,面对大数据问题,专家认为不同领域学者需要交叉合作。
23号下午,会议组织了若干精彩的具有实践性和启发性的简短报告(Lightning Talks)。主要由国内外知名公司、科研团队介绍了各自在大数据管理方面的前沿工作。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WAMDM)的刘龙和史英杰分别介绍了实验室在大数据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TaijiDB: A Titanic and Just-in-Time DB” 和“COLA: A Cloud-based On-Line Aggregation System”。
XLDB Asia 2012 两天的会议在紧张有序中圆满结束,会议的组织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大家普遍认为这是近期有关大数据方面最有价值的一次学术活动,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大家的想象力。

博士研究生霍峥同学赴香港浸会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2012 年 6 月至 8 月,博士研究生霍峥同学应香港浸会大学胡海波博士邀请,赴香港开展合作研究。研究课题为:满足差分隐私的轨迹数据增量发布。
近年来,实验室在数据隐私保护研究方向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隐私保护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有:差分隐私保护、轨迹数据隐私保护、云数据隐私保护等。目前,已在相关顶级国际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引起了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

实验室师生参加龙星计划数据挖掘课程讲座
2012 年 5 月 21 日至 25 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承办的龙星计划数据挖掘课程在公共教学三楼成功举办,实验室部分师生认真聆听了本次课程讲座。
本次课程由数据挖掘领域世界级大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美国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计算机系韩家炜教授,IEEE Fellow、第 18 届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学术会议(ACM KDD-2012)主席、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杨强教授,第 18 届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学术会议(ACM KDD-2012)程序委员会主席、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计算机学院裴健教授联手授课。三位讲者均是数据挖掘领域的全球知名专家,其学术研究不但深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而且讲者本人幽默风趣的讲授方式也多次获得全场学员的热烈掌声。三位专家为学员讲述了数据挖掘在分类、聚类、信息网络、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前沿知识,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课程连续进行 5 天,学员参与热情高涨,开幕仪式当天到场学员就多达 270 余人,现场十分火爆。学员们对本次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课程不但实现了与大师的零距离接触对话,还了解了国际顶尖会议 KDD 的相关背景,激发了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欢教授受孟小峰教授邀请来我院交流
2012 年 5 月 24 日,应孟小峰教授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欢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楼 3010 教室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Some Challenges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Media Data”的学术讲座,来自信息学院及各兄弟科研院所共 300 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刘欢教授对社交媒体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性介绍,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社交媒体进行了数据挖掘与分析,并介绍了他领导的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孟小峰教授赴北京工业大学做学术报告
2012 年 5 月 10 日,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CCF走进高校”系列活动走进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孟小峰教授做了题为“Web 数据海洋中的方舟”的学术讲座,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上百名研究生和教师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廖湖声教授主持。
随着 Web 应用的不断普及,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数据“海啸”的挑战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孟小峰教授结合过去十年在海量 Web数据抽取和集成中的研究成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海量Web 数据管理的“数据库方法”,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展望。讲座过程中,孟小峰教授与现场的师生围绕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第二届闪存数据库系统国际研讨会举行(FlashDB2012)
第二届闪存数据库系统国际研讨会(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Flash-based Database System)于 2012 年 4 月 15 日在韩国釜山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岳丽华教授发起并组织,香港浸会大学徐建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He Bingshen 博士担任程序委员会主席,来自本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INLINX 公司半导体部门总裁BumsooKim 做了题为“商业 SSD 现状和未来”的特邀报告,介绍了 OCZ 公司、PCIe 接口以及一些OCZ SSD 的技术实现和性能,并对SSD 的未来和挑战做了展望。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以及波兰弗罗茨瓦夫技术大学的学者报告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基于闪存的缓冲区管理;闪存系统内部实现技术;基于闪存的高维索引性能;以及闪存上聚合 R-tree 和基于闪存的列存储模型等。本次研讨会使大家对闪存已有的最新技术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背景资料:
闪存(Flash Memory)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它是一种高速、低功耗、抗震、小巧轻便的存储介质。随着闪存容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直接用其来存储大量的数据,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存储、管理和使用闪存中的数据”。为了解决闪存数据日益严峻的管理问题,以孟小峰教授为课题负责人的项目“闪存数据库技术研究”于 2008 年 9 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项目号:60833005),展开了对闪存数据库系统的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举办多次闪存数据库系统的研讨会。

参加第 17 届先进应用数据库系统国际会议(DASFAA2012)
2012 年 4 月 14 日至 19 日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 17 届先进应用数据库系统国际会议(DASFAA2012)上,实验室取得突出成果。DASFAA 是国际数据库领域传统的重要会议,集中了亚太地区杰出的数据库学者,来自 20 多个国家的近 220 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DASFAA 每年举办一次,会议包括大会报告(keynote)、研究报告(research sessions)、系统演示(Demo)、辅导报告(tutorial)、研讨会(workshop)等。王珊教授获得本次大会杰出贡献奖。
本次会议共录取 44 篇长文(full paper),实验室有 3 篇长文被录用,分别为:博士研究生史英杰的论文“Halt or Continue: Estimating Progress of Queries in the Cloud”;博士研究生霍峥的论文“You Can Walk Alone: Trajectory Privacy-preserving through Significant Stays Protection ”; 以及博士研究生张金增的论文“ Co-Spatial Searcher: Efficient Tag-based Collaborative Spatial Search on Geo-Social Network”。
实验室在本届 DASFAA 会议上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闪存数据库系统国际研讨会(FlashDB2012),研讨会邀请到 INLINX 公司的半导体部门总裁Bumsoo Kim 做keynote 报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以及波兰弗罗茨瓦夫技术大学的学者报告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实验室已毕业学生在本届 DASFAA 上也有突出表现。其中,周军锋博士的 2 篇论文被录用为长文;陈继东博士的系统演示获得DASFAA2012 的Best Demo 奖励。

孟小峰教授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 年 4 月 13 日,2011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的研究成果“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研究”荣获 2011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孟小峰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
孟小峰教授获奖成果“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研究”主要研究了互联网与移动计算环境下数据管理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针对 Web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提出了模式导航的包装器生成和维护技术、基于视觉的抽取技术;(2)针对 XML半结构化数据管理,以构建纯 XML 数据库系统为目标,系统地研究了XML 数据的存储、编码、索引、查询代数、查询处理及优化、关键字查询以及近似查询等;(3)在移动数据方面,提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移动对象建模方法,自调整单元的动态索引结构,分组更新策略,以及高效连续查询算法和基于聚类块的道路网络中移动对象聚类方法。
本次获奖凝聚了孟小峰教授历经十年坚持不懈、潜心研究之成果,体现了孟小峰教授始终着眼前沿探索,十年磨一剑之研究精神。据悉,此次颁奖大会共颁发了 183 奖项,其中重大科技奖 1 项,一等奖 24 项,二等奖 54 项,三等奖 104 项。颁奖大会由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同志主持,市委书记刘琪,市长郭金龙出席了颁奖大会。

孟小峰教授赴河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
2012 年 1 月 16 日,孟小峰教授应邀为河北师范大学数信学院做两场学术报告。孟小峰教授与数信学院米据生院长、计算机系主任赵书良教授以及部分教师座谈,就该院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学术研究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
在题为“Web 数据海洋中的方舟”的学术报告中,孟小峰教授结合他过去十年在海量 Web 数据抽取和集成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对纷繁复杂的 Web 数据“海啸”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之道,阐述了海量Web 数据管理的“数据库方法”,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展望。在题为“数据管理研究新视角”学术报告中,孟小峰教授特别强调了理论创新与系统开发并重的计算机学科研究思路,介绍了他在科研选题及科学研究中的体会,提出了科研工作者的“学者树模型”,倡导科研要有定力,修炼内功,要做 5-8 年的长线研究。孟小峰教授还耐心回答了师生们的现场提问,怀着对河北的深厚感情,孟小峰教授倾其所有,为师生共享了其研究心得,获得在场师生共鸣。

Maintained by WAMDM Administrator() | Copyright © 2007-2017 WAMD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