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Activities

我院孟小峰教授当选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公布了 2013 年度新当选的学会会士(CCF Fellow)名单,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等 10 人获此殊荣,我校孟小峰教授荣誉当选。
中国计算机学会于 2008 年设立会士制度,首批会士由计算机领域的两院院士组成,之后由现有会士采用国际惯例推选新的会士,无需申报。孟小峰教授因其长期服务于学会作出的杰出贡献和在数据库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而当选。目前CCF 会士共有 62 人,孟小峰教授为我校第二位CCF 会士,之前王珊教授为我校第一位 CCF 会士。

干艳桃同学荣获 2012-2013 学年吴玉章奖学金
2013 年 12 月 18 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 2012-2013 学年学生奖励暨“三班建设”表彰会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靳诺、校长陈雨露、校党委副书记马俊杰、副校长刘向兵出席表彰会并颁奖。我院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干艳桃同学荣获本学年吴玉章奖学金,为学院争得荣誉。
吴玉章奖学金以我校首任校长吴玉章先生名字命名,是我校学生奖励中的最高荣誉类奖学金。自 2010 年起采取公开竞评方式进行评审,竞评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在学校师生中具有积极的影响。吴玉章奖学金采用院系推荐,公开竞评会评选的方式产生,评审委员会由教师专家代表、学院代表、学校相关部门代表和来自竞评学生所在学院的学生代表共 63 人组成,竞争相当激励。今年共有来自 24 个学院推荐的 33 名学生,经初审,筛选出来自 17 个学院的 21 名同学入围公开竞评会,干艳桃同学是我院唯一入围的候选人。
最终干艳桃同学凭借自己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在 21 名候选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2012-2013 学年吴玉章奖学金十位获奖者之一。
干艳桃同学是我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2012 级硕士研究生。其学习成绩优异,学分绩为 3.98,位于信息学院年级排名第一。研一期间共发表 6 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3 篇(A 类国际顶级会议 1 篇),第二作者身份发表 3 篇(B 类国际会议 1 篇,SCI 核心检索期刊 1 篇)。本科期间在我院即表现突出,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并保送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孟小峰教授。
干艳桃同学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我院硕士研究生,之前我院王仲远同学获 2008-2009 学年吴玉章奖学金。两位均来自孟小峰教授的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

首届 CCF 大数据学术会议在京成功召开
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一届大数据学术会议(CCF BigData2013) 于 2013 年 12 月 7 日至 8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CCF BigData2013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南京大学协办。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院士和香港中文大学华云生教授担任大会名誉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建中教授和金蝶国际软件集团首席科学家张良杰担任大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担任程序委员会主席,来自全国各地的四百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
大会主席李国杰院士致开幕词。李院士指出大数据是目前信息领域的重大机遇,中国计算机学会适时抓住机遇举办大数据学术会议,非常有必要。李院士希望此次大会以推动国内的大数据行业应用为导向,立足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面向海内外学者,以探讨大数据研究的挑战问题和分析总结大数据应用案例 为主,突出大数据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和渗透,打造为本领域有影响的旗舰型学术会议。李院士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大会开幕式由孟小峰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孟小峰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组织情况,本次会议包括四个大会报告,八个分组报告,以及大数据热点问题与 2014 年发展趋势、大数据系统、分析与安全、网络空间大数据应用和物理空间大数据应用四个专题报告。大会邀请了 60 余位来自大数据研究相关的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他们在大数据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各自的观点。接着孟小峰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论文评审收录情况。会议共收到来自国内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 174 篇投稿,经过严格评审,程序委员会最终录用 59 篇,并推荐到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探索等期刊发表。
7 日上午主要包括四个大会报告。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华云生教授介绍了科学发现中大数据面临的若干挑战,华教授认为要想解决科学发现中大数据面临的潜在挑战,必须首先解决在数据复杂性、计算复杂性和系统复杂性三个方面的挑战,并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相关的挑战性问题。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徐宗本院士介绍了关于大数据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及其初步探索。徐院士首先从数学、信息、数据、计算交叉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大数据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包括:大数据的超高维问题、计算理论问题、Subsampling 问题、分布适时计算问题、非结构化信息处理问题与可视分析问题等。对每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并展示初步探索结果。
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 D.K.Panda 教授介绍了利用新型硬件加速大数据处理面临的挑战。 D.K.Panda 教授首先介绍了在新型硬件上进行 Hadoop 和 Memcached 加速面临的挑战,展示了针对 Hadoop 和 Memcached 的多个组件所进行的基于 RDMA 的设计方案,最后介绍了采用多层次和系统化方法所设计的测试方案。
来自清华大学的郑纬民教授介绍了大数据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郑纬民教授首先提出了大数据对存储系统的四个要求:高可用、低成本、高性能和访低开销,并对这四个要求的优先级进行了排序。最后郑教授以清华大学研制的云存储系统 MeePo 为例介绍了多副本技术;以清华大学研制的与结构无关快速恢复容灾方案为例介绍了容灾技术。
7日下午主要是分组报告。为了加强沟通与交流,大会根据论文主题,一共安排了八个分组报告:存储管理、并行算法、分析挖掘、体系结构、查询检索、机器学习、大数据应用、安全与隐私。分组报告中,论文作者介绍了各自研究工作的创新点、主要解决方案以及效果,与会人员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8日上午主要包括“大数据热点问题与 2014 年发展趋势”和“大数据系统、分析与安全”两个专题。大数据热点问题与 2014 年发展趋势专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CCF 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杰、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施水才、阿里集团高级研究员、副总裁章文嵩、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周晓方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就大数据相关的若干挑战问题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讨论主题主要包括大数据为什么(如何)能够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在大数据领域,MapReduce 和 Hadoop 是否还会独领风骚、以及在令人瞩目的深度学习之外,还有什么分析算法最值得产学两方的重点投入等。来自中科院计算所程学旗研究院、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潘柱廷主持本场专题讨论。
大数据系统、分析与安全专题主要讨论了大数据高效计算系统结构与方法、大数据高效存储与管理方法、大数据之简单分析与复杂分析和面向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和分析等重要内容。专题报告中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冯丹教授介绍了大数据存储体系结构中的若干问题、来自 Pivotal 公司的杨胜文介绍了 Pivotal 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来自中科院计算所的张立新介绍了应用导向的数据中心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最后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过敏意、国防科技大学的肖侬、清华大学的陈文光、北京大学的袁晓如、复旦大学的朱扬勇和公安部三所的金波等专家学者对大数据系统、分析与安全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金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南京大学的黄宜华教授主持本场专题讨论。
8 日下午主要包括“网络空间大数据应用”和“物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两个专题。网络空间大数据应用专题中主要讨论了不同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有哪些不同特点、如何收集和运用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如何定位有价值的大数据新应用场景以及大数据驱动的应用中,除了传统的互联网广告外,还有哪些新的商业模式等热点话题。该专题中有四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分别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傲英教授、来自中国联通的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范济安、来自 Flowminder 基金会的吕欣和来自北京大学的赵东岩研究员。四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工作分别介绍了网络空间大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由来自北京腾云天下(Talking Data)科技有限公司 CEO 崔晓波、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廖亚滨、360 公司的刘鹏、中国科学院石勇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晓阳、宜信大数据创新中心总经理张小沛参与了专题讨论。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兼总工程师白硕、人人游戏首席数据科学家陈继东、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教授主持本场专题讨论。
物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专题中主要讨论了跨领域、多模态科研大数据组织管理与关联问题、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有效性及多模态融合问题以及全球尺度问题求解中的大数据问题等热点话题。有四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陈润生院士介绍了基因组研究中的大数据问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陈刚研究员介绍了科研大数据关键技术和实践、中科院遥感与数据地球研究所的李国庆研究员介绍了对地观测领域的若干大数据问题、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陈一昕副教授介绍了临床预测中的大数据算法问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黎建辉研究员、兰州大学胡斌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主持本场专题讨论。
CCFBigData2013 两天的会议在紧张有序中顺利圆满结束,会议内容精彩纷呈,组织严谨有序,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最后,程序委员会主席孟小峰教授对本次大会作了简短总结,并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入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大数据研究的快速发展。
最后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秘书长程学旗研究员代表主办方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出色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来自孟小峰教授领导的网络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的同学作为志愿者给与会者留下很好的印象,充分展示了人大学子的风采,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会议志愿者合影留念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第四届全国知识组织和知识链接学术会议作报告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知识组织与知识链接学术交流会”(KOLink)于 2013 年 12 月 4-5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关注文献、数据、信息、情报和知识的组织、关联以及分析、计量、评价、展示和服务,是我国知识组织与知识链接领域较有影响的专业性学术会议。
孟小峰教授应邀作主题演讲“大数据管理与科研信息化”。报告具体分析了目前大数据的研究现状,指出大数据作为新的应用需求对企业信息化乃至科研信息化提出的挑战以及数据库研究者面临的新的机遇。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联想高端讲座作报告
应联想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的邀请,2013 年 11 月 21 日孟小峰教授到位于上地的公司总部进行交流,并在联想高端讲座作报告。联想集团内各部门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150 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公司副总裁、集团党委副书记杜建华主持报告会。
孟小峰教授作题为“大数据管理:机遇与挑战”特邀报告,报告结合讲者多年从事数据库研究与开发的经验,介绍了大数据管理发展脉络,及其与数据库技术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对企业创新的挑战,特别是对后PC 时代终端产品的机遇。
孟小峰教授的报告具有启发性,报告历时两个半小时。联想高端讲座是联想集团党委主办的一个系列活动,旨在邀请政府、企业、研究部门资深人士就当前的战略问题展开讨论。

孟小峰教授获 2013 年度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课题资助
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 2013 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项目中国人民大学 8 个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包括优先发展领域类课题 1 个,博导类课题 4 个,新教师类课题 3 个,合计资助金额 52 万元。与 2012 年相比,本年度立项率由 33%增长至 44%资助金额增长 20 万元。
孟小峰教授支持的优先发展领域类课题“云计算环境下的在线聚集技术研究”获得资助这是我校首次获得优先发展领域类课题资助,取得零的突破。资助金额为 40 万元。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第十届全国 Web 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
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十届全国 Web 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学术会议(WISA2013)、第八届全国语义 Web 与本体论学术研讨会(SWON2013)和第七届全国电子政务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EGTA2013)会议于 2013 年 11 月 2-3 日在扬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 100 多位代表和中国计算机学会办公自动化专委会委员参加了本次大会。
孟小峰教授应大会邀请作题为“大数据管理与信息系统”特邀报告,报告结合讲者多年从事数据库研究与开发的经验,介绍了大数据管理与数据库技术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与传统信息系统的根本差异,提出了新型信息系统构建的挑战性问题。孟小峰教授的报告具有启发性,得到与会者的极大反响。

硕士生干艳桃参加第 22 届信息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CIKM2013)
2013 年 10 月 27 日至 11 月 2 日,第 22 届信息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CIKM2013)在美国旧金山圆满举办,实验室在本届 CIKM 会议上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云数据管理国际研讨会(CloudDB2013)。2012级硕士研究生干艳桃在 CloudDB2013 研讨会上进行了题为“Processing Online Aggregation on Skewed Data in MapReduce”的论文报告。
CIKM 覆盖的领域包括数据库、信息检索和知识管理。在数据库领域,CIKM 是计算机学会推荐的 B 类顶尖会议,近几年的长文录取率一直保持在 20%以下。本次会议共收到 research paper 投稿 848篇,其中 143 篇被接收为长文(长文接收率 16.86%),106 篇被接收为短文(短文接收率 29.36%)。本次会议日程丰富,共有 4 个 keynote,9 个 tutorial,10 个 industry talk,1 个 panel和 52 个 paper session。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第三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上做报告
由中国科学院、社科院、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于 2013 年 10 月 21 日下午至 22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将围绕科研信息化的国内外发展战略与态势、基础设施与关键技术以及科研信息化应用等议题,邀请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和现场演示。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设施与技术专题做主题演讲"大数据管理与科研信息化"。报告具体分析了目前大数据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大数据研究的四个象限的分类判断。并进而指出大数据作为新的应用需求对企业信息化乃至科研信息化提出的挑战以及数据库研究者面临的新的机遇。报告得到与会者的极大反响和好评。

硕士生霍江涛参加 WISE2013 并宣读论文
2013 年 10 月 13-15 日,我有幸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 WISE2013。这次会议在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召开。WISE 会议是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会议的主要研讨内容是 Web 上数据的管理,到如今已经举办了 14 届,以往的两届会议分别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塞浦路斯的帕福斯城市举办,今年在我们国家召开,更让人体会到了中国科学研究浓厚的氛围。
这次学术会议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大数据、云计算、Web 数据建模、Web 数据集成 Web 信息检索、XML 和半结构化数据处理等内容,不过其大部分的内容还是集中于 Web 数据的研究,在这里可以充分的感受到 Web 数据处理的前沿知识,最重要的是,在会议现场可以与世界上处于一流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交流。我在校期间的主要研究是移动社交网络中时空数据的共现模式挖掘,在报告期间,我与该领域的很多大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在时空数据的处理上,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方法,也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应用,极大的扩展了我的思维。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我感觉到自己获益良多,尤其是这些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师们学术研究的深度,更让我学习到了他们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学术精神,而且,激发我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灵感。

实验室两篇文章在第 30 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上获奖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数据库专委会协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第 30 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2013)于 2013 年 8 月 17 日上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活动中心隆重召开。这是中国数据库界每年一次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代表近 400 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参会人员来自海内外 80 多所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
本次大会安排了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研究生学术辅导、大会报告、新进展报告、企业报告、分组报告以及系统演示等。经过网络专家、专委会、海外评审专家三轮匿名审查,最终评选出了 1 篇最佳论文和 1 篇最佳提名论文。大会还评选出了 10 篇“萨师煊优秀学生论文”和 1 个“最佳系统演示”。
实验室博士生范玉雷同学的文章《基于相变存储器和闪存的数据库事务恢复模型》荣获最佳论文提名奖(Best Paper Runner-Up)。博士生张啸剑同学的文章《差分隐私保护下一种精确挖掘Top-k 频繁模式方法》荣获萨师煊优秀学生论文奖(Best Student Papers)。

博士研究生张啸剑与香港浸会大学进行三个月的学术交流
2013 年 8 月 16 日至 11 月 16 日期间, 博士研究生张啸剑到香港浸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期间,张啸剑同学与孟小峰教授、陈睿博士、徐建良教授共同创作出两篇文章,其中“Towards Accurate Histogram Publication under Differential Privacy”已被数据挖掘顶会 SIAM SDM2014 录取为长文。在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领域,SIAM SDM 与ACM SIGKDD(美国计算机学会下属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会议)、 IEEE ICDM(国际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下属数据挖掘会议),被认为是三大高水平国际会议。SDM 会议创办于 2001 年,明年是第 14 届,会议于 2014 年 4 月 24-26 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举办。
自博士生潘晓以来,WAMDM 实验室与香港浸会大学进行了多次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孟小峰教授团队与香港浸会大学徐建良团队的密切合作与互访关系,也促进了双方的真挚友谊。

阿里技术大讲堂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数据库 OceanBase 专场
作为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者,阿里巴巴集团在数据库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阿里技术大讲堂——数据库技术专场将以阿里巴巴数据库领域的优秀技术专家为讲师,与大家分享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 OceanBase 关系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和最新进展。
本次大讲堂为期 2 天,内容涵盖阿里关系数据库服务(RDS)技术,OceanBase 数据库架构基于内存的事务并发处理、主库备库一致性、存储子系统、分布式索引、分布式 OLAP、SQL优化与扩展、分布式数据库测试等 OceanBase 及相关的关键技术的实现和最新进展等。各位讲师将结合阿里业务场景(淘宝收藏夹、广告报表系统、支付宝会员行为信息系统等),真实地展现数据库与电子商务平台的结合。大家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讨论跟讲师进行交互,大讲堂还安装了 OceanBase 数据库系统,大家利用自带的笔记本可以通过现场的 wifi 连接 OceanBase 数据库并进行上机实践。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观访问华为总部
2013 年 7 月 16 日,孟小峰教授应邀到深圳华为总部进行参观访问,并在华为大讲堂作了题为"大数据: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报告,华为相关部门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部门主管 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孟小峰教授结合近十年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大数据在网络计算、云计算、以及新型硬件架构下的处理思路。报告结束后,孟小峰教授一行参观了华为展览厅,了解了华为公司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产品布局、发展方向。
16 日下午,孟小峰教授一行与华为的科研人员就双方感兴趣的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技术交流与讨论,详细介绍了实验室近年来在闪存数据库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华为的科研人员结合公司在大数据时代的产品需求提出了一些挑战性问题,双方对这些挑战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期待未来能够紧密合作,在闪存数据库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方面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孟小峰教授应邀出席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大数据专题研讨
以"大数据:挑战和机遇"为主题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第四次专题研讨会 7 月 1 日在上海举行,探讨大数据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孟小峰教授应邀做大数据与科研应用的主题发言。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人员。上海市副市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等到会致辞,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院士邬贺铨等做主题发言,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等支持会议。
中国信息百人会于 2013 年 2 月 2 日在北京成立,是由关注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发起成立的学术研究平台。致力于研判全球信息化趋势、挑战和机遇,研究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前沿和战略问题深刻解析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方式转变、社会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探索信息时代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贡献智慧。

第 14 届网络时代信息管理国际会议(WAIM 2013)在北戴河召开
第 14 届网络时代信息管理国际会议(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WAIM 2013)于 2013年 6 月 15 日在北戴河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燕山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Huan Liu 教授以及日本筑波大学的Hiroyuki Kitagawa 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国内外两百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孟小峰教授主持。燕山大学刘宏民校长代表学校到会致辞,刘校长首先对众多国际一流学者及国内外众多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相信此次会议对我校信息学科和数据库研究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刘校长特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燕山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最后,刘校长表示十分感谢国内外同仁对我校相关学科的支持,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孟小峰教授和王建勇教授分别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组织情况和论文评审收录情况。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 16 个国家和地区的 248 篇投稿,经过严格评审,程序委员会最终录用 47 篇长文和 29 篇短文。论文投稿数量、录用率和参会人数均创历年之最。
本次会议邀请到多位国际一流学者做主题演讲,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Michael Franklin 教授(报告题目"Making Sense of Big Data with Algorithms, Machines and People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北京大学高文教授(报告题目 "Towards model-based video coding and analysis")、伊利诺伊大学 Philip S. Yu 教授(报告题目"On Mining Big Data")、台湾资讯科技创新研究中心陈铭宪教授(报告题目"On Application-Aware Graph Abstraction for Social Networks")以及香港科技大学陈雷教授(报告题目"Crowdsourcing, a new human computing paradigm?")。
本次会议特别推出了一个新的旨在鼓励青年学者的计划 DYL(Distinguished Young Lecturer),从海内外青年学者中邀请三到五位杰出青年学者参会并做特邀报告,并指导到会报告的学生作者。今年本计划入选者包括美国 Google 的Xin Luna Dong(董欣)博士(报告题目"Less is more --- Source selection")、香港中文大学的 Hong Cheng(程鸿)博士(报告题目"PredictingPositive and Negative Links in signed Social Networks by Transfer Learni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 Bingsheng He(何丙胜)博士(报告题目"Architecting Faster and Greener Big Data Management")、清华大学的李国良博士(报告题目"A human-Machine Method for Web Table Understanding")以及美国 SUNY 宾汉姆顿大学的 Lei Yu 博士(报告题目"Stable Feature Selection for Robust Knowledge Discovery)。五位青年学者的报告着眼领域前沿,内容精彩纷呈,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会议的 panel 由爱丁堡大学的樊文飞教授主持,主题为"Big Data Beyond MapReduce",邀请到了 6 位数据库届的学者就大数据问题进行讨论,包括美国 Google的 Xin Luna Dong 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Michael Franklin 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的 H V Jagadish 教授、清华大学的李国良博士、美国罗格斯大学的 Hui Xiong 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Jeffrey Xu Yu 教授。
此外,由 Zhenkun Yang 博士主持的 Industry Session 邀请到了工业界的三位技术人员就实际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分享他们的观点,包括阿里巴巴的 Chuanhui Yang、百度的 Ye Wu 以及新浪微博的Weihua Yang。
本次大会所录用的文章分 16 个Session 进行报告,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在会议期间进行了热烈的 讨论。会议评选出了 4 篇优秀论文和演示系统,分别是:Best Paper Award: Correlation Range Query. Wenjun Zhou and Hao Zhang;Best Paper Runner-up Award:Scan and Join Optimization by Exploiting Internal Parallelism of Flash-based Solid State Drives. Wenyu Lai, Yulei Fan, and Xiaofeng Meng;Best Student Paper Award:Time Series Representation: A Random Shifting Perspective. Xue Bai, YunXiong, Yangyong Zhu, and Hengshu Zhu;Best Demo Award:BrackitMR: Flexible XQuery Processing in MapReduce. Caetano Sauer and Sebastian.
会议同期举办了六个涉及热点问题的Workshop: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g Data Management on Emerging Hardware(HardBD 2013);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rajectory Mining in Social Networks(TMSN 2013);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g Data Management and Service(BDMS 2013);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ocation-based Query Processing in Mobile environments(LQPM 2013);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assive Data Storage and Processing(MDSP 2013);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Big Data Age(BigEM2013) 。
在 WAIM2013 召开之前,由微软亚洲研究院资助的 MSRA Summer School 于 6 月13-14 日在燕山大学举办。本次 Summer School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 70 多名研究生。负责授课的教师包括华盛顿大学的 Dan Suciu 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ichael Franklin 教授、美国密西 根大学的H V Jagadish 教授、犹他州立大学的李飞飞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 Lei Chen 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朱其 立教授,几位教师分别就概率数据库、大数据、数据库可用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处理思路和未来的研究问题进行了讲解。与会同学在两天紧张忙碌的学习和讨论中开阔了视野,增进了交流。
WAIM 2013 会议在紧张有序中顺利圆满结束,会议内容精彩纷呈,会议的组织严谨有序,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大家普遍认为这是 WAIM 会议近几年举办的最为成功的一次盛会。

实验室师生参加 MSRA Summer School 和 WAIM2013
由微软亚洲研究院资助的 MSRA Summer School 于 6 月 13-14 日在燕山大学举办。本次 Summer School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 70 多名研究生。负责授课的教师包括华盛顿大学的 Dan Suciu 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Michael Franklin 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的 H V Jagadish 教授、犹他州立大学的李飞飞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 Lei Chen 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朱其立教授,几位教师分别就概率数据库、大数据、数据库可用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处理思路和未来的研究问题进行了讲解。与会同学在两天紧张忙碌的学习和讨论中开阔了视野,增进了交流。
第 14 届网络时代信息管理国际会议(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AgeInformation Management,WAIM 2013)于 2013 年 6 月 15 日在北戴河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燕山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Huan Liu 教授以及日本筑波大学的 Hiroyuki Kitagawa 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国内外两百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CCF 走进高校":孟小峰教授走进燕山大学
2013 年 5 月 20 日,"CCF 走进高校"活动来到燕山大学。CCF 常务理事,CCF 数据库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孟小峰教授作了题为"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报告。报告会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任家东主持。
本次学术报告着重介绍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目前大数据产生的根源,比较与传统数据库管理方式的异同。报告结合讲者过去十年在海量 Web 数据集成和云数据管理方面研究成果,揭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之道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报告结束后,孟小峰教授还和部分教师、学生就相关专业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本次报告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也极大的激发了大家对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问题研究的兴趣。

"CCF 走进高校":孟小峰教授走进河北工程大学
2013 年 5 月 7 日,"CCF 走进高校"活动来到河北工程大学。CCF 常务理事,CCF 数据库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孟小峰教授作了题为"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报告。本次报告由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赵继军先生主持。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讲座中,孟小峰教授围绕着"大数据"这一概念声情并茂的向在座师生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与应用、大数据的集成与分析、大数据的存储与索引、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关系、云储存和数据思维"等内容。
孟小峰教授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并以海量数据高效利用的角度对云计算等概念进行了解读,揭示了云计算本质,并强调当前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并没有把重点放在需求上,因此潜在的需求无法在短期内转化成有效需求。参加本次讲座的在座师生受益匪浅,不仅拓展了创新思路,而且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CCF 走进高校":孟小峰教授走进太原理工大学
2013 年 5 月 6 日,"CCF 走进高校"活动来到太原理工大学。CCF 常务理事,CCF 数据库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孟小峰教授作了题为《CCF 走进高校——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学术报告。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以及山西省其他部分高校共计 300 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陈俊杰教授主持。
孟小峰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计算模式的发展以及相关应用需求的变化,指出数据工程和数据思维的不同之处,以及大数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机遇。大数据同时也是一些国家、公司重视的领域,因此孟教授列举了一些国家、公司在相关领域所作的工作。他还对当前大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情况作了简单的分析,指出目前大数据尚未有确定的分析工具,并提醒在座师生这是未来个人发展的机会所在。
此外,孟教授简单介绍了批处理和流处理这两种对象处理方式,指出了大数据在规模集成、可视化、获取途径实时性和隐私保护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分享了自己有关大数据管理框架的一些观点。另外,他简单介绍了自己实验室的一些科研成果,鼓励大家敢于挑战现有技术和权威,在技术方面有所创新。之后,他向在座师生畅谈自己的"中国梦"。讲座的最后孟小峰教授耐心回答了在座师生的提问整个报告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气氛活跃。孟小峰教授勉励大家从底层把握,找准自身定位,确定社会需求,在大数据时代有所作为,并希望大家在从事相关研究时要兼顾软件和硬件。老师和同学们也收益颇丰,同学们普遍感觉到孟教授的这次讲座,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Maintained by WAMDM Administrator() | Copyright © 2007-2017 WAMD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