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Activities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深圳大学作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 的报告
2014 年 12 月 3 日,“CCF 走进高校”活动来到深圳大学。 CCF 常务理事、CCF 数据库专委秘书长、CCF 会士孟小峰教授应邀为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作了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精彩讲座。深圳大学广东省普及型高性能计算机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毛睿主持了本次报告。
孟小峰教授从大数据的兴起历程和国内大数据研究现状入手,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数据库研究与实践的经验,通过鲜活的实例形象的讲解了大数据问题,使与会同学对大数据有了更接地气的理解。他还总结了当代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对比了数据方面的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异同;强调了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指出任何科学研究都要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从事数据方面的研究更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研究。
孟小峰教授的精彩报告引发学生对大数据的无限兴趣,在提问互动环节,在场师生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一些困惑与他交流,孟小峰教授耐心的一一做了生动详细的解答。提问结束后,孟小峰为幸运听众颁发 CCF 纪念品并和部分师生合影留念。整场报告中孟小峰教授所展现出来的学者严谨的风范更是让人敬佩。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作报告
2014 年 11 月 25 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应邀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作了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学术报告。计算机学院秦小麟老师主持了报告,来自学院不同专业的十多位教师和一百余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孟小峰教授由一篇生活周刊的文章引入大数据问题。他分析了当下互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带来的信息爆炸问题,认为大数据的研究要接地气,要从某个具体的(如商业应用、科学数据应用等)应用背景出发,对于大数据的理解,要从其广度、深度和密度三个角度去认识,如广度可以从数据类型多样化、异构化认识,也可理解为数据的维度;深度则是挖掘潜藏在数据中的隐含意义,研究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密度则是海量含噪音的数据中价值信息的含量。在大数据处理技术方面,孟小峰教授结合自身课题组近期关于大数据引发的隐私管理和面向新型存储器的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大数据处理技术,他强调处理大数据离不开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查询检索、并行处理等技术,作为数据库的研究者需要为应用提供通用的方法,不能局限于某个特定问题求解。
此外,孟小峰老师介绍了数据库领域的三剑客技术,即“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挖掘”和“数据集成原理”,并建议开设“数据集成原理”这门课程给学生讲授数据集成方面的技术以构成完整的解决大数据的知识结构。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福州大学做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 的报告
2014 年 11 月 10 日,孟小峰教授应邀在福州大学数计学院作“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学术报告。孟小峰教授提出,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兴服务促使人类社会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新的应用需求提出新的挑战。
孟小峰教授通过分析数据产生方式的变化,对比大数据与数据库的差异,揭示大数据管理的本质挑战问题。孟小峰教授以他多年从事数据库研究与实践的经验,结合前沿学术理论、国际国内时事、团队研究成果等多方面通过鲜活的实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大数据产生的演化、应用领域、大数据解决问题的宗旨和要点、大数据目前所面临的抽象挑战和风险、讲解了大数据的“深度”、“广度”和“密度”等问题,使得与会者对大数据的管理有着更清晰与更深入的认识。孟小峰教授的精彩报告引发学生对大数据的无限兴趣,在提问互动环节,在场师生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一些困惑与他交流,孟小峰教授一一做了生动详细的回答。报告会圆满结束,福州大学师生们一致认为到本次报告会“增强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知能力,逐步培养了专业学习兴趣,并对教师今后的工作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孟小峰教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 CIKM2014
第 23 届 ACM 国际会议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CIKM2014)于 2014 年 11月 3 日-7 日在中国上海举行。CIKM 是汇集信息检索,知识管理和数据库等领域交叉融合的高水平会议。
孟小峰教授应邀与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 Liu Han 教授共同担任本次会议 Workshop 主席。本次会议经过征集录用 9 个研讨会,内容包括社会媒体中的用户行为建模与挖掘、大数据挖掘、web 与位置、信息与知识管理、Web 知识表示、检索和推理、生物信息的挖掘、数据仓库和 OLAP、大数据的安全与隐私等。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上海大学、公安部三所、上海海洋大学做报告
2014 年 11 月 5 日-6 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应邀在上海大学、公安部三所、上海海洋大学作了题为“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的学术报告,报告中,孟小峰教授主要分析了大数据的规模效应给数据存储管理以及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并针对不同学校及专业通过对应案例对大数据的基本概念进行剖析,使与会者对大数据有了更贴切的理解,并孟小峰教授多以自身及其团队研究的成果,通过研究实例形象的阐述大数据的主要应用和处理框架,分析云计算技术在大数据管理中的作用并归纳总结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新挑战,使与会者对大数据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最后,分析了大数据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并与传统数据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大数据管理的基本组成,重点介绍了大数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系统与技术,以及面向新型存储器件的大数据管理。
孟小峰教授在三场学术报告中都强调了大数据管理的必要性和大数据研究要接地气的重要性,他还从教学的角度介绍了数据库领域的三剑客,即“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挖掘”和“数据集成原理”,并推荐了两本书:“数据集成原理”和“Web 数据管理:概念与技术”,用于掌握数据集成方面的技术以构成完整的解决大数据的知识结构。他在两场报告中所展现的学者应有的严谨风范更是让人敬佩。

孟小峰教授主持 CNCC 专题论坛“数据开放与隐私管理”
2014 年 10 月 23-25 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信息工程大学和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 2014 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14)在郑州举行。来自国内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媒体界 3000 多人参加了本次盛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信息安全,数据为先”,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全新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大会得到国际知名计算机学术组织ACM 和 IEEE CS 的支持,ACM 主席 Vinton Cerf 和CEO John White, IEEE CS主席David Grier 和执行总监 Angela Burgess,来华参加本次盛会。为期三天的大会结合前沿趋势和热点技术举办 11 个专题论坛,其中“数据开放与隐私管理论坛”于 2014 年 10 月 25日下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主席由 CCF 常务理事、CCF 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小峰和奇虎 360 技术副总裁、首席隐私官谭晓生同担任。
论坛主席孟小峰为与会者带来题为“大数据隐私管理”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大数据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是 IT 业正在发生的深刻技术变革。但它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 时,也为个人和团体的隐私保护以及数据安全带来极大风险与挑战。当前,隐私成为大数据应用领域亟待突破的重要问题,其紧迫性已不容忽视。他在报告中分析了大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隐私风险和隐私管理关键技术;提出了大数据隐私主动式管理建议框架以及该框架下关于隐私管理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指出相应的技术挑战。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做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报告
2014 年 10 月 24 日,CCF 常务理事、会士、杰出演讲者、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亚东教授主持。
孟小峰教授介绍了大数据产生的演化,应用领域,大数据解决问题的宗旨和要点,以及大数据目前所面临的抽象挑战和风险四个方面。其次,针对当前大数据环境,讲述了大数据的应用实例、传统的信息系统与现代无限容量的比较,并指出大数据的学习是理论、技术、实践的统一。孟小峰教授的精彩报告引发学生对大数据的无限兴趣,在提问互动环节,在场师生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一些困惑与他交流,孟小峰教授一一做了生动详细的回答。
本次报告会的圆满举办增强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知能力,逐步培养了专业学习兴趣,并对教师今后的工作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孟小峰教授还为该学院的青年教师就如何做研究、如何做开发、如何教学等问题作了精彩报告,并特别分享了自身从事数据库开发方面的经验,使得该院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香山科学会议研讨“科学大数据的前沿问题”
2014 年 10 月 22~24 日,第 507 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科学大数据的前沿问题”。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由国家科技部于 1992 年倡导发起,于 1993年 4 月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正式创办,随后得到国家多个重点部门的联合支持。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先恩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黄向阳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国内 30 余个单位的近 50 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围绕面向科学大数据的研究基础设施、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的新模式、科学数据共享新机制和新趋势和科学大数据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展开讨论。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并作了题为“科学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研究报告,主要从大数据的演化历程和国内大数据研究现状入手,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数据库研究与实践的经验,通过鲜活的实例形象的讲解了大数据的“深度”、“广度”等问题,介绍了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和局限性,分析了大数据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并与传统数据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大数据管理的基本组成,重点介绍了大数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系统与技术,以及面向新型存储器件的大数据管理。最后,介绍了数据库领域的三剑客,即“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挖掘”和“数据集成原理”,并推荐了两本书:“数据集成原理”和“Web 数据管理:概念与技术”,用于掌握数据集成方面的技术以构成完整的解决大数据的知识结构。

实验室论文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2014 年 9 月 26 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召开 2014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公布了 2013 年度“领跑者 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以下简称 F5000,Frontrunner 5000, f5000.istic.ac.cn)入选名单,孟小峰、慈祥 2013年发表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上的论文“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 以 32000 次的下载量和 222次的引用量位居 2013 年整个信息科技领域新发表论文之首而入选。
F5000 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开展的“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该项目入选论文的第一个条件是进入核心期刊各学科被引次数前 1%的论文,第二个 条件是精品期刊的论文。
国家科技部自 2000 年开始,先后立项研究"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服 务与保障系统"课题,并于 2008 年,2011 年,2013 年公布了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的评选结果。入选文章在 F5000 平台上线,并于 SCI 数据库在同一平台内实现文献链接和国际引文检索,在更大范围内向世界科技同行展示和推广我国最重要的科研成果。

孟小峰教授应邀赴港参加海量数据研讨会
“2014 海量数据研讨会”于 2014 年 9 月22 日至 25 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做了题为“大数据管理的问题与思考”的学术报告。WAMDM 实验室博士生李勇、王春凯一同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与香港中文大学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海量决策分析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学学术交流处承办。研讨会是为了促进内地、香港两地高校的科研合作发展,为两地科研人员提供研讨和交流的平台,会议的宗旨是:把握海量数据领域的研究进展及趋势,共谋前沿问题的研究以期获得重大突破,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使我国在“大数据”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院士、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张总明处长、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副总裁郭明华等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主任柴天佑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宗本院士出席研讨会并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参加会议的 70 多名专家学者来自香港与内地,涵盖了数据科学、计算机、通讯、管理学、医学等研究领域。
孟小峰教授在研讨会上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的兴起,新的应用需求的出现,数据管理从“数据工程”转向“数据思维”的现状,介绍了大数据管理在动态集成、有效计算、预测分析、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性问题及个人的一些思考。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会议期间,9 月 23 日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受邀出席了香港科技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5 周年国庆聚餐晚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王志民先生、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佟晓玲女士等出席并接见了与会专家学者。

孟小峰教授赴香港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访问
2014 年 9 月 25 日,孟小峰教授带领两名博士生王春凯、李勇赴香港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Huawei Noah'S Ark Lab)访问。孟小峰教授与实验室主任杨强教授、一同到访的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做了深入探讨交流。期间,孟小峰教授同实验室研究人员通过电话会议联线杭州、北京两地研究人员,共同讨论目前正在进行的合作研究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诺亚方舟实验室是华为公司设立在香港科学园的实验室,成立于 2012 年,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人机交互、智能系统、大数据系统等方面研究。目前聘用了全球各地 80 多名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大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社交媒体和移动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机器学习理论等。
本次访问是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与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2014 海量数据研讨会”期间进行的。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第 31 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 NDBC 2014
2014 年 9 月 19 日下午,第 31 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2014)研究生学术辅导会在山西财经大学坞城校区南院教学楼一层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据库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以及本科生近 400 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马培生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秘书长孟小峰教授,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段富教授和山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贾伟教授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贾伟主持。美国犹他大学李飞飞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易珂教授、清华大学李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帅教授就如何做好科研、写好论文,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大家做了精彩报告。
本次会议特别设立了题为“大数据管理”的专题研讨(Panel ),讨论大数据时代带给数据界的喜与忧,探讨大数据的理论、方法、技术、系统、及应用之根本,聚集数据库界对大数据的深刻理解和思辨。孟小峰教授担任本次专题的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建中教授、复旦大学王晓阳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林学民教授、武汉大学彭智勇教授等作为研讨嘉宾参与讨论。

博士生马如霞、硕士生王凤鸣参加 NDBC2014 并宣读论文
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协办,太原理工大学承办的第 31 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 2014)于 2014 年 9 月19 日至 21 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太原理工大学隆重召开。这是中国数据库界每年一次的盛会,来自全国及海外的代表近 400 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届会议主要关注数据库技术所面临的新的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着力反映我国数据库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会议设立了“研究生论文指导计划”研讨班、大会特邀报告、分组报告、专题研讨和新进展报告等多个环节,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流环境。会议还邀请了柴天佑、李建中、王晓阳、范伟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到会作专题报告和研讨。会议共收录论文 120 篇,其中推荐计算机学报 10 篇、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5 篇、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3篇。实验室马如霞和王凤鸣同学在会上分别做了题为“基于数据源分类可信性的真值发现方法研究”和“云环境下的Max/Min 在线聚集技术研究”的论文报告。

孟小峰教授赴欧考察“欧洲应急管理与响应”
2014 年 9 月 9 日至 18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织专家赴欧洲考察“欧洲应急管理与响应”。孟小峰教授作为指导专家组成员应邀参加了此次考察。
考察团先后参观了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 UN OCHA (United Nations Office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欧洲应急协作中心, ERCC(European Response and Coordination Centre),以及荷兰的VITO 技术公司(Vision on Technology)和荷兰蒂尔堡大学(Tilburg University),与有关专家座谈。同时考察团顺访了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和中国驻瑞士大使馆。

硕士生张榆参加 WI2014 并宣读论文
2014 年 8 月 11 日 14 日,WI2014(The 2014 IEEE/WIC/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telligence)在波兰华沙大学圆满举办,WAMDM 实验室 2012 级硕士研究生张榆在大会上进行了题为“Efficient Spatio-Textual Similarity Joins Using MapReduce”的论文报告,其论文被录用为长文。
WI2014 主要关注于人工智能领域和 Web 应用服务领域的前沿技术,每年举办一次。今年,WI2014 与 IAT2014、AMT2014 以及BIH2014 联合举办,包含了 9 个 keynote,7 个 tutorial,4 个 panel,4 个 Workshop 和 3 个 Special Session。本届会议共收到 242 篇投稿论文。经过严格的评审,录用长文 85 篇,短文 10 篇。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 2014 年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
2014 年 8 月 04 日至 05 日, 2014 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指挥控制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民营高科技公司等近 1500 名各界代表参会,深入交流网络信息时代指挥控制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本次大会以“指挥控制、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军民融合”为主题,聚焦“发展中的指挥控制、网络时代的公共安全、大数据时代的应急救援”等热点问题,开展高端对话、专题研讨、论文出版、成果展示和项目对接等多种形式活动,积极引领我国指挥与控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推动政产学研用跨界融合。
孟小峰教授应邀参加 2014 年控制大会大数据技术论坛,并做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报告。孟小峰教授由一篇生活周刊的文章:“未来 15 年内 90%的新闻将由机器完成,写作的算法将在 5 年内获普利策奖”引入大数据问题,分析了当下互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带来的信息爆炸问题,认为大数据的研究要接地气,讲述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联关系。介绍了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和局限性,分析了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的异同。接下来,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数据库研究与实践的经验,通过鲜活的实例为与会者形象的讲解了大数据的“深度”、 “广度”等问题,并就团队近期关于大数据引发的隐私管理和面向新型存储器的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大数据处理技术,他强调作为数据库的研究者需要为应用提供通用的方法,不能局限于某个特定问题求解。最后,介绍了数据库领域的三剑客,即“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挖掘”和“数据集成原理”,并推荐了两本书:“数据集成原理”和“Web 数据管理:概念与技术”,用于掌握数据集成方面的技术以构成完整的解决大数据的知识结构。

博士研究生王璐同学赴香港浸会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2014 年 6 月 28 日-8 月 28 日,博士研究生王璐应香港浸会大学徐建良教授邀请,赴香港浸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期间,王璐同学与孟小峰教授,徐建良教授,胡海波博士共同完成位置隐私保护论文一篇。
近年来,实验室在数据隐私保护研究方向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隐私保护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有:大数据隐私保护,差分隐私保护,轨迹数据隐私保护,云数据隐私保护等。自博士生潘晓以来,WAMDM 实验室与香港浸会大学进行了多次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孟小峰教授团队与香港浸会大学徐建良团队的密切合作与互访关系,也促进了双方的真挚友谊。

孟小峰教授和马友忠博士应邀参加“移动互联时代计算机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研讨会”
2014 年 7 月 22 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联合举办的“移动互联时代计算机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移动互联时代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开设了“计算机系统基础与大数据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计”、“大数据处理”、“大数据集成”、“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等课程的研讨。孟小峰教授受大会邀请做了“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主题报告。
孟小峰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来在数据库、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不断思考和研究经历,阐述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关键技术,对大数据时代的系统构建与传统的系统构建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对大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剖析,阐述了大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并结合团队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次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得到了与会嘉宾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马友忠博士做了《大数据集成》课程研讨报告,首先介绍了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集成技术的重要性,并对数据集成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并指出了大数据时代数据集成面临的新挑战。最后,马友忠介绍了所在研究团队(网络与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在数据集成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向与会人员展示了最新出版的学术专著《Web 数据管理:概念与技术》和《数据集成原理》。会后,马友忠博士和部分与会老师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孟小峰教授应邀在国科大做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 的报告
2014 年 6 月 24 日,应国科大计算机与控制学院的邀请,孟小峰教授做了题为“大数据管理:问题与思考”的精彩讲座。
孟小峰教授分析了大数据带来了诸多的机遇与挑战,他认为计算模式的发展、硬件技术的突破、应用需求的更替驱动了 IT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当下已经进入了良好的创业期。他指出传统硬件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性能瓶颈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为硬件架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从底层硬件方面着手解决。同时,他也强调大数据时代应用需求的变化,需要从应用的实际出发进行剖析,理论付诸实践,摆脱空中楼阁的情况。此外,孟老师详细分析了数据产生的演化、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非结构化数据的转换是一个极大的应用需求,提到应用需求,他详细介绍了目前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三大领域:商业界、学术界、互联网,指出现今机会最多的领域就是商业界。他也分析了大数据处理的流程步骤、大数据的五大支柱,并总结性的指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在讲座的最后,孟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他们团队的研究成 果,并为同学们解答了诸多困惑。
整场报告下来,国科大的师生门认为“孟老师在讲座中非常注重实际的应用的需求,在演讲时旁征博引,结合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使同学们受益匪浅。”上

实验室师生参加 WAIM2014/SAP Summer School,硕士生郭志良在会议上宣读论文
2014 年 6 月 17 日至 18 日,第 15 届网络时代信息管理国际会议(WAIM2014)在中国澳门圆满举办,来自 13 个国家或地区的近 200 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WAIM 是 Web 数据管理领域的国际领先会议,本次会议 24 个Topic 共收到research paper 投稿 204 篇,并接收了 80 篇。实验室 2012 级硕士研究生郭志良的论文“SSD-Aware Temporary Data Management Policy for Improving Query Performance”被大会录用,并在大会上进行了论文报告。
2014 年 6 月 15 日-16 日, 为期两天的 WAIM/SAP Summer School 在中国澳门举行,孟小峰应邀主持本次 Summer School,本次 Summer School 邀请国际数据库领域的顶级专家及优秀青年学者作为讲者,和学员们一起探讨数据库前沿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重要研究进展。负责授课的教师包括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韩家炜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陶宇飞教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 Amr El Abbadi 教授,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的Nan Zhang 教授,南洋理工大学的丛高教授,清华大学的李建教授,SAP 的副总裁 Wen-Syan Li 博士,几位教师分别就异构信息网络,分布式数据库,不确定数据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处理思路进行了讲解。

Maintained by WAMDM Administrator() | Copyright © 2007-2017 WAMDM, All rights reserved |